近期,31个省区市2021年GDP数据先后出炉,并陆续发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看总量,不少省份在过去一年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更多省份一步一个脚印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看增速,2021年各省份普遍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湖北省和海南省的经济增速尤为突出。看城市,北京、上海GDP总量双双超过4万亿元,而东莞成为全国第24个GDP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广东第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数据一出,作为中国城市塔尖的万亿元GDP城市座次也就此排定。而且“万亿俱乐部”城市在扩容。
24个GDP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
再来看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其显示,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占全球GDP的比重继续提高。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了1.2万美元,已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
国内生产总值量变以及城市所公布的成绩带来的机遇,无论是从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能力,还是实质性的消费规模来看,均足以对我国全域物流布局调整和组织规模扩张带来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物流及其相关企业应当牢牢把握。
其实,这种变化各物流及相关企业早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尤其是近几年经济中心城市物流枢纽的建设步伐和电商快递分拨中心的布局建设的加快。在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如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正式揭牌,让重庆“解锁”了两项重要成就——西南唯一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全国唯一兼有港口型、陆港型和空港型“水陆空三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以及按下了物流枢纽建设的“加速键”;鄂州花湖机场将于3月底完成试飞、6月底机场开航。在分拨仓储方面,如徐州分拨作为安能物流首次跨省际枢纽于2020年10月开业;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的增多;2022年1月,双流自贸试验区内的顺丰四川分拨中心产业园项目经过预运行全面投用;2022年1月,中通冷链广州分拨中心开仓;从2015年布局仓储业务开始,到2021年,万纬物流业务已布局46城,仓储规模破1100万平方米,冷库园区33个,形成全国性高标仓储和冷链物流网络。其中300万平方米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其实,在这过程中,物流业一直努力在解决的这一问题,即加快传统总量增长依赖型物流向网络化高品质、高效率物流转型,在业态、模式和技术上实现真正突破。
相关方的积极布局,也足以说明这种变化带来的物流企业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作布局调整的机遇,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靠近物流人。随着国家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对于超前进行布局的物流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从先前的一般性量变终于发展到质变的阶段,而且所获得的发展潜力也是充满想象空间的。
此外,近段时间,关于物流业政策颁布得十分密集,“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公布了25个入选名单;也公布了《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随后又发布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等。
同时,在各地的“十四五”规划以及2022年的规划中,都将物流进行了重点布局:如对于2022的规划,湖北就明确要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沿江高铁、西十高铁等15个铁路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京港澳高速湖北段等26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新开工汉北河南垸至新沟段航道工程等6个水运项目;推动花湖机场投入运营,加快天河机场三跑道等5个机场项目开工建设;河南就明确建成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加快安阳机场建设,开工商丘机场。接续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新增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力争“十四五”期间达到1万公里;广东省明确支持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商贸物流体系,建成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广东供销冷链物流网等建设;发展新能源交通运输和内河清洁航运,推进煤改气、油改气,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
经过梳理不难发现,在新发展格局下,围绕加快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已成为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大力发展物流业的重要目标。而这其中,物流企业被赋予了更高的战略使命。基于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服务必将成为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方向,也是物流业承担国家发展使命的核心内容和要求所在。因此,传统物流企业必须要加快管理、业务转型,共同参与现代物流运行系统的建设。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