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综合物流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数字化转型,物流及供应链的“加速”之道

  身处科技赋能时代,产业创新离不开技术进步,而科技创新正引领着新一轮物流行业的竞争。从技术到装备,从管理理念到运营模式……物流企业如何打破传统困局?审视物流业的未来,有哪些实现创新突破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本文中,贝恩将聚焦物流行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以终端客户需求出发,围绕目前供应链转型存在的痛点和机会,试图为物流企业进一步激发潜力,提升能力以及如何决胜“最后一公里”提出务实建议。

  01

  由下而上终端需求推动供应链转型

  过去十年,我国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交易额年均增长约为45%且保持高速增长,其中,2C端线上销售规模已达十万亿,电商渗透率达到20%左右,预计增速15%-20%之间。

  伴随客户终端需求不断扩大,不仅带动了业内龙头公司发展,更驱动包括快递公司、跨境电商、电商仓储等配套企业的腾飞。然而,贝恩发现,2B端电商渗透率较低,仅为2%,而未来增速可以达到25%-30%,因此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贝恩认为,该现状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两点新契机。

  首先,消费者愈发追求便捷性,对于时效性的要求逐渐提高,促使物流企业缩短供应链周期,优化仓储管理。持续多年的“一仓发全国”,再由各地经销商自行处理的模式或将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近两年以来涌现的区域仓、城市仓、前置仓。

  其次,日益丰富的商品使得货品的SKU大幅增加,生产特征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转向小批量多批次,与日俱增的非标准、定制化产品催生企业打通并且整合分立的线上线下两套物流体系:传统经销商和物流商份额逐渐被电商平台所取代。以某文具厂为例,三年之间,该生产商的SKU从8,000个增加到约15,000个,与此同时,每个季度都有新的主题设计,产品生命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半个月,对于订单反应速度形成极大考验。

  02

  攻克难关两大痛点的破解之道

  贝恩发现,精细化的仓储体系和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下,物流业供应链转型主要存在两大痛点。

  第一,无论是不同层级的仓库品类设计、码放、存取,还是整个仓库运营网络输运的智能化调配等,随着各个环节干线规划趋于复杂,企业往往难以精准预测需求,把控流通通路仓库的难度上升。

  实践中,面对上述痛点,贝恩发现,部分行业领先企业正逐渐以数据为切入点,改进算法、定制生产,从而完善整个供应链。

  以全家便利店为例,作为零售行业的标杆企业,全家通过整合POS数据和会员卡数据,获得本地消费者洞察;通过与制造业和经销商共享数据,优化库存管理,使得存货周转天数仅为其它竞争对手的一半。此外,消费者分析还为新店如何确定商品组合、优化货架安排及选品提供了严谨的依据,大大提高了需求预测精度。

  第二,分立的物流体系造成了库存成本、仓储成本等显著增加。贝恩此前进行的调研显示,在线上销售占比超过20%的企业中,分立的物流体系带来的额外成本在总物流成本中的占比超过5%,大幅加重了企业负担。

  攀升的成本让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线上线下仓配一体化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许多品牌依然难以突破瓶颈。例如,耐克约30%的产品已实现线上销售,然而,品牌负责京东和天猫等2C端销售的产品物流,而2B端则是外包给物流企业。

  对此,贝恩建议,未来减轻成本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合并库存和运营,我们发现,整合线上线下库存后,总体上会带来在同样的销量下库存减少20%-40%。

  03

  战略升级决胜“最后一公里”

  近年,伴随盒马鲜生、每日优鲜、超级物种等生鲜新零售企业纷纷推出到家服务,以“最后一公里”为代表的城配物流竞争趋于白热化。某新零售企业的运营经理表示,“地段最好,单量最大,客单价最高的门店可以达到3%-5%盈利,大多数门店是收支持平的状况。”

  贝恩此前进行的相关调查显示,当前行业中“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平均每单的配送成本约10元-15元,以客单价50元为例,每单配送成本超过8元便难以盈利,因此,现阶段绝大多数参与者处于亏损状态。

  对此,贝恩建议,企业应当借助算法工具,从派送单量到配送路径,从仓配到调度,从源头到末端,提高配送浓度,优化整个配送流程,实现长远而良性发展。

  1.提升基于大数据的预测能力

  基于大量数据,供应仓储的管理企业可以预测、评估每条运输线路的运力供给和价格变化,从而为相应的仓储点、干线、支线等安排网络规划,最后建立网络优化模型,求解最优布局。

  以某全球领先物流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利用大数据沉积优势,结合算法优化手段,规划城配末端最优路径,使得每车每日平均减少1-2公里路程,每年节省5,000万美元燃油成本。

  2.大数据驱动优化仓储供应布局

  以大数据为基础,分析掌握消费者习惯和偏好,从“以产地为核心”过渡至“以消费者为中心”,真正节省企业的仓储成本。

  3.利用智能调度及自动驾驶技术优化运输城配效率

  与传统人工调度和抢单模式相比,面对雨雪天气、交通管制等突发情况时,智能调度有够有效为骑手和快递员优化派单和路径。此外,通过收集补充相关前台数据,更能助力物流企业未雨绸缪,提高决策精度。

  随着以京东为代表的无人机运送步入常态化运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新兴自动化配送方式正逐渐成为互联物流的新工具。展望未来,各类自动驾驶技术趋于成熟后,将极大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4.众包模式、前置自提等综合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及服务成本

  与自建团队相比,贝我们发现,众包平台通过整合闲散运力以及雇佣社会运力的方式,得以最小化企业的设备和人员薪酬投入。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众包与自营相结合的方式,未来或将成为行业主流。

  如今,以自提柜为代表的终端自提模式悄然兴起,试图从缩短末端配送距离的角度破解困局。伴随消费者跨出家门自行前往收货点,派送员得以减少等待时间。贝恩发现,实施标准化自提模式后,日单效率从原先的35单/日增加至约40单/日,使得每单平均成本降低0.3元-0.5元。

  5.数据共享提升区域浓度、共享仓配服务,共同降低供应链成本

  通过与组织化的高效物流商合作,同时打造共享不同品牌、不同客户之间的仓配服务,统一调配,是未来降低供应链成本的重要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于物流指闻,并不代表中国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物流,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