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减少了出行,即时配送市场需求剧增,服务领域被使用的频次明显增加。即时配送的订单早已“破圈”,从餐饮、外卖扩大到医药、生鲜等新零售领域。当前即时配送的用户规模早已经超过4亿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1
即时配送创造新的寄递服务需求
即时配送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短距离、高时效、强离散性为主要特点,用户通过移动端或PC端创建包含商品种类、数量、到达时间等要求的订单,即时配送服务提供方即时响应,即时配送,从订单生成至商品送达,整个流程的完成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这种配送模式以差异化服务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创造了新的寄递服务需求,由此涌现了闪送、点我达、达达、蜂鸟配送等一批即时配送企业。
与此同时,即时配送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据《2019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182.8亿件,同比增长36.9%,预计2020年将超过250亿件。即时配送网络加速延伸,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延伸到三四线城市,且低线市场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今年二季度京东到家新增覆盖的县区市多达200余个,整体覆盖约1000个县区市。配送的领域加速拓展,从最初的外卖配送逐步向商超配送、生鲜配送、医药配送等多个领域渗透和发展,现已成为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高地和资本青睐的蓝海。
即时配送市场的高成长性和广阔前景吸引了国内外社会资本的关注和追捧。主要电商平台加速在即时配送领域布局,京东旗下的达达集团,腾讯投资的美团专送,菜鸟网络控股的蜂鸟配送、点我达等,健全新零售生态体系,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外部资本也在加速涌入,美团和达达集团相继登陆资本市场,菜鸟完成对点我达的全资收购,滴滴正式上线跑腿服务,哈啰、百度也在跨界入局。社会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即时配送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理念,技术,资源,为企业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以达达集团为例,2016年4月,达达与京东旗下O2O平台京东到家合并,业务拓展至本地即时零售,业务实现结构性升级。如今达达集团旗下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平台。二者保持独立开放的运营模式,同时协同相融、互促共赢,形成“零售+物流”的1+1>2的效果。
02
即时配送分流了同城快递业务
随着城市服务功能的增强、社交电商的兴起和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消费本地化趋势日益明显,也衍生了更多同城寄递服务需求。这种需求在2015年之前,通过快递服务就能够实现基本满足,所以在此期间同城快递业务增长很快,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速。且在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三类快递业务中,同城快递增速一直高于异地和国际及港澳台快递增速,在快递业务量中占比一度超过25%,成为我国快递业增长的亮点。
2015年以后,随着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发展,“懒人经济”和“快节奏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时间观念增强,年轻消费者更加偏向配送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对同城寄递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一种新的配送模式——即时配送应运而生,它以更高的服务时效和标准化服务体验迅速占领了这个市场空间,并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开始向同城快递领域渗透,蚕食同城快递市场。
2016年起,同城快递增速明显放缓,增长速度滞后于行业整体增速,甚至在2019年出现负增长。而即时配送却从2015年起增速超过同城快递增速,并且延续至今仍保持着高于同城快递的增速。2020年,受疫情影响,同城寄递需求激增,同城快递增速明显提升,1—8月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77.4亿件,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3.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即时配送订单量增速。2017年即时配送订单量达到93.2亿件,略高于同城快递业务量92.7亿件的规模。2018年起两者差距拉大,2019年两者差距超过70亿件。
03
快递与即时配送相互渗透
快递企业陆续上市后,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发展思路,依托快递网络创新服务产品,即时配送成为企业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
顺丰早在2016年就推出同城“即刻送”产品,2019年发布“顺丰同城”品牌,今年上线“丰食”小程序平台并发起“百城计划”,加速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和布局。据顺丰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该项业务实现不含税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61.1%。前期,苏宁、韵达、圆通、中通等快递企业也尝试涉足即时配送领域,且多采用直营模式,在原有快递网络基础上叠加同城网,以自有快递员为主体,发展主动性较强。
据《2019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即时配送市场细分中,餐饮外卖订单所占比重最大,占比超过70%,但是占比下降较快;其次为生鲜果蔬和商超配送,占比约为10%,但增长速度很快,有望成为即时配送市场新的增长极。因此,传统外卖为主的即时配送企业也加快向商超配送领域的渗透,饿了么上线“帮我买”和“帮我送”业务,美团外卖进入服饰电商订单配送领域。此外,即时配送企业也成为快递旺季期间的参与者,“618”和“双11”等快递业务旺季期间,很多快递企业在末端配送环节与即时配送企业合作,以缓解旺季业务量激增带来的配送压力。
04
即时配送市场格局演变
按照运作模式、服务对象等不同,大致可以将即时配送市场主体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以餐饮外卖为主的传统平台型企业,如美团和蜂鸟配送等。这种平台上商家众多,而且很多都是中小型商家,产品质量把控难度较大,对平台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平台用户数量较多,订单量较大,美团日均订单超过3000万件。随着用户和需求增加,这些平台企业也开始拓展生鲜、医药、商超配送等新业务,但大部分都是中小客户,很难形成品牌效应。这类平台企业成长性较好,但是发展主动性不足。
第二类是以服务商务活动为主的众包平台,如闪送、顺丰和部分快递企业。商务活动产生的即时配送需求增速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增速远不及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即时配送需求增速。且这种平台企业之间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差别不大,在需求增速稳定的情况下,原有主体和新进入者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用户资源特别是流量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第三类是以电商平台为主的落地配平台。疫情期间,本地生活需求激增,阿里盒马鲜生和京东7FRESH已经全国布局,大量连锁超市从线下转向线上。即时配送业务主要由其投资的点我达和达达快送承担,保障用户消费体验。传统电商配送模式升级后,京东和阿里等电商平台开始在全国布设前置仓,通过门店发货形式替代产地发货,缩短服务链条。第三类即时配送企业产品来源有保障,来自投资方的技术和资源外溢效应能够保证其发展与投资方同步,因此这种即时配送企业很容易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05
探索即时配送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衍生更多的寄递服务需求,即时配送市场场景将更加丰富,新的需求不断释放,行业增长动力依然强劲,未来仍将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据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我国连锁百强约1/3企业的到家业务已在全部门店铺开,约一半企业在部分门店运营;超市类百强企业有近六成开展社区拼团业务,社区拼团业务占超市销售比约为2‰,有约三成企业导入短视频、网上直播等作为新渠道,商超等线上渗透率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即时配送市场的发展空间广阔。
市场高速增长,但是竞争的准入门槛在不断提升,很多企业采取“烧钱”补贴来做大规模,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导致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市场将出现高速发展和加速整合并存的现象,市场集中度将加速提升。现在很多即时配送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且短期内很难盈利,如据《达达招股说明书》显示,达达2017—2019年3年时间净亏损接近50亿元。
专业化发展是即时配送领域特别是中小配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将明显提升,例如叮当快药专注医药配送,2020年叮当快药App月活用户量同比增长190.9%。即时配送领域竞争的关键和核心还是流量,因此导流能力成为市场竞争的高点,大型网络平台渗透将影响市场竞争格局演变。同时,业态界限将更加模糊,即时配送平台与快递网络的对接将更加紧密。
随着各类电商平台、快递企业、第三方运力平台纷纷布局即时配送,服务边界不断扩展,从餐饮外卖到商超日用、生鲜蔬果、个人物品取送,再到代买代办的跑腿业务,即时配送平台不断拓宽服务场景来满足用户更多元化的需求,在未来即时配送行业的消费场景多元化将会不断推进行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